雲淡風輕部落格 美麗的風景 ‧ 需要用眼睛去捕捉 ‧ 美麗的人生 ‧ 需要用心去感悟

佛教小常識

* 釋尊為因應眾生根器,教出八萬四千法門,普通人不可能通通學全,大德由,一門入而有所成,再將己見加以弘揚,就形成了宗派。淨土宗,簡稱淨宗、蓮宗、佛土宗等,漢傳佛教十宗之一。根源於大乘佛教淨土信仰,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之法門而得名的一個宗派。禪宗,又稱佛心宗、宗門,漢傳佛教宗派之一,始於菩提達摩,盛於六祖惠(慧)能,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,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。禪宗是個綜合性學派,在思想上,主要屬於大乘佛教如來藏學派,重視本性清淨。但禪宗不重視本身宗義的系統性建立與闡述,強調個人的修為以及神秘經驗,以開悟見性為修行重點。

* 大乘與小乘佛教的分別主要在於大乘著重利他(利益大眾的行為),小乘著重自己解脫。它們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:

1、對佛陀的看法不同。

小乘佛教只信仰釋迦牟尼佛,把釋迦牟尼視為教主、導師和徹底的覺悟者,是唯一的佛;大乘則把釋迦牟尼看做是一個威力廣大、法力無邊、全知全能的佛,且認為除釋迦牟尼外,提倡在三世(過去、現在、未來)十方(東南西北、四維上下)有無數的佛。

2、修持方法不同。

在修持方法上,小乘佛教主張修戒、定、慧「三學」(通過守持戒律,修習禪定而獲得智慧)「八正道」(八種正確的思維和行動方法);大乘佛教則除了「三學」「八正道」外,還偏重於修習包括「六度」「四攝」在內的「菩薩行」。

3、修行方式不同。

菩薩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。大乘佛教徒把釋迦牟尼成佛前的修持階段,即在修習「菩薩行」的階段作為自己修行的榜樣,因此大乘佛教主張可以在家修行,並不強調一定要像小乘佛教那樣需要出家修行,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區別之一。

4、教義學說不同。

在教義學說上,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之間的重要區別在於,小乘佛教一般主張「我空法有」,即否定個人的主觀精神,但對客觀世界的否定卻不徹底,部分小乘佛教派別則通過「分析」的方法來否定客觀事物,實際上卻承認事物的基本組成因素「極微」的存在,帶有威武思想傾向;大乘佛教則通常主張「人法兩空」,否定人的主觀精神主題,也否定客觀事物的存在,他們認為關於客觀事物「空」的認識並不是通過「分析」方法得到的,而是「緣起性空」,即一切「法」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,不存在本質實體,因而是「空」。事物現象的存在只不過是一種虛幻的假象而已。「性空幻有」,是大乘思想的重要體現。

5、修行目標不同。

在修行目標上,小乘佛教偏重於個人的解脫,把徵得「阿羅漢」果作為修行的最高目標,具體來說有所謂「四向四果」(須陀洹向、須陀洹果、斯陀含向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向、阿那含果、阿羅漢向、阿羅漢果)。而大乘佛教則以「普度眾生」為修行宗旨,以成佛、建立佛國凈土作為最高的修行目標。

6、生活習慣不同。

部派佛教延續原始佛教托缽乞食的生活習慣,不禁肉食。佛陀時代制定的戒律表明有三種肉病者可食,即眼不見殺,耳不聞殺,不疑為我殺,允許吃「三凈肉」;大乘佛教的許多經典都反對肉食,如《涅槃經》《楞伽經》《央掘魔羅經》《楞嚴經》等,這一點對後來漢傳佛教形成「素食佛教區」影響很大。

由此可見,大乘佛教的核心是行菩薩道。部派佛教對原始生活方式的固執、對教義的死守和對枝末問題的固定,使活潑的佛法變成了嚴密的理論,而大乘佛教的宗旨則是放棄枝末問題的詮釋分析,直探佛陀本懷,在堅持佛教根本原則(三法印)的基礎上,發揮自覺覺他、自利利他、兼濟眾生的應有作用,使佛法再度成為人間的、實用的、生活的。正是這種以利他為先導,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的菩薩精神,使大乘佛教具有極強的生命力,終於取代部派佛教而成為印度佛教的主流。

* 佛者,是自覺,覺他,覺行圓滿的覺者。

* 佛有十號,曰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天人師、世尊、佛,合為十號。

* 佛陀在世時,說法四十九年,講經三百餘會,其究竟的意義在於破除我、法二執。我執是主觀的我,法執是客觀的宇宙。

* 原始佛教的教理,是三法印、四聖諦和十二因緣(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)。

* 釋迦世尊的根本教法,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四聖諦。

* 出家眾的戒律,比丘有二百五十戒,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。

* 修持的方法:參禪,修密,觀心,念佛。

* 戒、定、慧三學,是學佛的基礎,修此三學,可以斷除煩惑,超凡入聖。

* 淨化本體的方法,則是以佛法上的六度,也就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,來淨除我們心識上的六弊,即慳貪、毀犯、瞋恚、放逸、散亂、愚癡。這六弊淨除了,我們生命的本體即可恢復本來的明朗,獲得永恆的解脫。

* 人生之苦說的最具體的,是涅槃經上所說的八苦。八苦是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愛別離、怨憎會、求不得、五陰熾盛等八類苦。

* 五戒,是:一、不殺生。二、不偷盜。三、不邪淫。四、不妄語。五、不飲酒。

* 學佛要經過四個階段,是「信、解、行、證」。世尊言:苦諦應遍知,集諦應永斷、滅諦應作證、道諦應修習。

* 三皈依,就是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。以佛為師,以法為藥,以僧為友,憑此生生世世不離正法,永離惡道。皈依三寶後,才是正式的佛教徒。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。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。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。 

* 佛經上說,非想非非想天,壽長八萬四千大劫,但報終仍需墮落,不出六道輪迴。

* 在《心地觀經》裡說:四重恩是:一、父母恩。二、眾生恩。三、 國王恩(國土恩)。四、三寶恩(上師恩)。三途(三塗)就是三惡道 -- 地獄道、餓鬼道、畜生道。苦有三苦、八苦 (三途苦,八難苦)。何謂三苦?乃三界中一切眾生所受之苦也。一、苦苦 -- 乃欲界所受之苦(單指人間言)二、 壞苦(壞是壞滅,苦乃迫惱之謂)三、行苦(行是遷流不息生死無常之意)。

* 八關齋戒,是佛陀為在家弟子所制定的,目的是為了要讓在家的男女二眾,能種出世解脫的善根。而受戒的人,必須一天一夜離開家庭,到僧團去居住,學習出家人的生活。

「關」是「禁」的意思,就是關閉眾生流轉生死的門,也就是關閉殺、盜、婬等八種罪過,使之不再犯,稱為八關。「齋」,就是正午之後,不可再進食之意。八戒中,前七條為「戒」,後一條過午不食為「齋」,合稱為八關齋戒。這八關齋戒出家在家都可受持。八戒戒條如下:不殺生。不偷盜。不淫欲。不妄語。不飲酒。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及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。不坐臥高廣大床。不非時食:即過了日中之後,除了喝水,不再吃任何食物。

* 朝山的意義是希望藉由禮拜外在有形的山,進而體悟內心那座無形的山,所謂「佛在靈山莫遠求,靈山只在汝心頭;人人有個靈山塔,好向靈山塔下修」。心即是佛,不假外求,靈山不遠,在汝心中,此為朝山真正的含義。朝山也是忍辱的功夫。寒暑、疲困要能忍得,稱、譏、毀、譽、利、衰、苦、樂等八風要能耐得,所謂「忍之為德,持戒苦行所不能及。」

* 梁皇寶懺是南朝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的。梁皇寶懺從梁朝流傳至今一千餘年,行人若能依此懺文虔誠禮拜、慚愧懺悔,並檢討改過,以慈悲、智慧的法水洗淨愆尤,必得佛陀慈光加被,業障消除,善根增長,身心清淨,平安吉祥。

* 三昧水懺的起源,是唐朝的悟達國師,遇迦諾迦尊者,教他以三昧水洗滌人面瘡而消除累世冤業的懺法。

* 禪七,就是利用七天禪坐的用功,把我們平日善於攀緣的心收回來,增強我們的覺性,返觀自心,破除我執,轉識成智,使人人本具的清淨佛心得以現前。

* 真正的佛法一定符合三法印: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涅磐寂靜。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三毒:貪、嗔、癡。貪,為人的貪欲心;嗔,為人的嗔怒心;癡,為人的愚癡心。貪欲是對名聲、財物等己所愛好的東西的無限制追求;嗔怒是對不合己意的有情眾生的嫉妒或憎恨;愚癡則是對事理的顛倒執著。佛教以戒、定、慧三學來對治貪、嗔、癡三毒,教導人們以布施心去轉化貪欲心,以慈悲心去轉化嗔怒心,以智慧心去轉化愚癡心。

* 【五濁】是“眾生濁”、“見濁”、“煩惱濁”、“劫濁”與“命濁”共五種末法時代的現象。

* 【八風】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所遭遇到的八種境界的風,名稱是:稱、譏、毀、譽、利、衰、苦、樂。

* 【八難】指不得遇佛、不聞正法之八種障難。又作八難處、八難解法、八無暇、八不閒、八非時、八惡、八不聞時節。八難即:

(一) 在地獄難,眾生因惡業所感,墮於地獄,長夜冥冥而受苦無間,不得見佛聞法。

(二)在餓鬼難,餓鬼有三種:(1)業最重之餓鬼,長劫不聞漿水之名。(2)業次重之餓鬼,唯在人間伺求蕩滌膿血糞穢。(3)業輕之餓鬼,時或一飽,加以刀杖驅逼,填河塞海,受苦無量。

(三)在畜生難,畜生種類不一,亦各隨因受報,或為人畜養,或居山海等處,常受鞭打殺害,或互相吞啖,受苦無窮。

(四)在長壽天難,此天以五百劫為壽,即色界第四禅中之無想天。無想者,以其心想不行,如冰魚蟄蟲,外道修行多生其處,而障於見佛聞法。

(五)在邊地之郁單越難,郁單越,譯為勝處,生此處者,其人壽千歲,命無中夭,貪著享樂而不受教化,是以聖人不出其中,不得見佛聞法。

(六)盲聾喑啞難,此等人雖生中國(指古印度中部摩竭陀國一帶),而業障深重,盲聾喑啞,諸根不具,雖值佛出世,而不能見佛聞法。

(七)世智辯聰難,謂雖聰利,唯務耽習外道經書,不信出世正法。

(八)生在佛前佛後難,謂由業重緣薄,生在佛前佛後,不得見佛聞法。 

據增一阿含經卷十六載,奉持八關齋法,可對治此八難。

佛經十大名句

※ 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

※ 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。

※ 一切皆為虛幻。

※ 不可說。

※ 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

※ 一花一世界,一佛一如來。

※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。

※ 大悲無淚,大悟無言,大笑無聲。

※ 苦海無邊,回頭是岸。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

※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,心不動,人不妄動,不動則不傷;如心動則人妄動,傷其身痛其骨,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。

【一、寺、院、庵】

寺,在古代本是朝庭機構的名稱,如「大理寺」「太常寺」,又引申為官署。漢代設有鴻臚寺,用以招待四方賓客。後來佛教傳入中國,從西域來的僧人漸多,遂在洛陽建白馬寺,專供外來僧侶居住。這就是佛教僧人居住修行之處所,都可總稱為寺的由來。

院,本是寺內的一部分,寺內的別舍。後來佛教僧人也單獨用院作為居住處所的名稱,但院的規模一般比寺略小。

庵是專指佛教出家的女眾(比丘尼)居住的處所。

佛教的寺、院、庭不能與宮、觀、廟混為一談。宮、觀、廟不用在佛教上(只有藏傳佛教用「宮」)。

宮,原義是高大的屋字,過去皇帝的居處多稱宮,後來道教供奉天地神明祖師等也可宮。

廟,是朝庭、民間、道教皆用,用來供奉祖宗、神、仙等。

觀,是道教所專用。因此,寺廟並說,其意思應包含佛、道教修行之處所。如單獨指佛教僧人居住處所,不能說寺廟。

【二、和尚、僧、尼、法師】

和尚,是從梵文而來,原義是「師」。本是一個尊稱,具有一定資格,能為人師的才能稱和尚,但後來習俗上被作為一般出家男眾的專用稱呼了。

僧,是僧伽的簡稱,本義是指出家佛教徒三人以上的團體,後來習俗把出家的個人也稱為僧。無論男女,都可以稱為僧,不能把僧和尼對舉,作為佛教出家人男女的區別。

尼,是從沙彌尼、比丘尼的字尾而來,是對出家女眾的簡稱。正確的稱呼是出家的男子受10戒的(其一般年齡在20歲以下)稱沙彌,受俱足戒的稱比丘;出家的女子受10戒的(一般年齡也在20歲以下)稱沙彌尼,受具足戒的稱比丘尼。

法師,是佛教的一種稱謂,指通曉佛法並善於講解及致力修行傳法的僧人,本不適用於一般出家人,但習俗也用作對僧人的尊稱。

【三、羅漢、菩薩、佛】

羅漢,是阿羅漢的簡稱,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羅漢果。修持佛法的人達到了脫生死,即不再生死輪迴就叫阿羅漢。我國漢族地區佛寺常塑有十八羅漢像,其實本應是十六羅漢。據佛經上說,佛陀曾囑咐他的十六位弟子不入涅槃,住世濟人。西元二世紀師子國(今與斯里蘭卡)慶友尊者作的《法住記》記載了十六位羅漢的姓名,這本書由我國玄奘法師譯出。後代畫家畫像時不知為什麼卻畫成了十八羅漢,據推測可能是把慶友與玄奘也畫了進去,但在標姓名時,雖把慶友標為第十七位住世羅漢,卻重覆地把第一位羅漢的名字標在第十八位羅漢上。宋代即有人指出這一錯誤,然而十八羅漢卻已經在我國廣泛流傳開了。

菩薩,是梵文菩提薩埵(讀朵)的簡譯音。菩提意思為覺悟,薩埵意譯為有情意的生物或眾生。大乘佛教認為,以阿羅漢果為修行的目標還不夠,應修持佛果,即達到成佛的境地。但在成佛前,應先作菩薩,即一面修持佛果自度,一面教化眾生,度眾生到極樂彼岸。佛經中常提到的及在我國漢族地區影響較大的菩薩,有觀音菩薩、文殊菩薩、地藏王菩薩和彌勒菩薩。

佛,是佛陀的簡稱,梵文的意譯。意思為覺者,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。覺有三個意思:自覺、覺他(使眾生覺悟)、覺行圓滿。據稱,阿羅漢辟支佛(佛教的另一出世果位)缺後二項,菩薩缺後一項,只有佛才三項俱全。小乘佛教所說的佛一般是指釋迦牟尼,大乘佛教除指釋迦牟尼外,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。大乘佛教認為,三界十方,到處有佛,其數如恒河之沙。過去有七佛、燃燈佛,未來有彌勒佛,東方有阿(音同觸ㄔㄨˋ)佛、藥師佛,西方有阿彌陀佛。從佛身上說,還有法身佛、報身佛、應身佛。

【四、四大天王】

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神,俗稱四大金剛。佛教傳說東南西北各有一神守護,故此得名。我國漢族地區寺院,常常在山門兩側塑上他們的像。其中,身為白色,手指琵琶的是東方持國天王;身為紅色,手纏繞地龍的是西方廣目天王;身為青色,手持寶劍的是南方增長天王;身為綠色,一手持傘、一手持銀鼠的是北方多聞天王。

韋馱,也是佛教傳說中的護法神。在我國漢族地區佛寺中,常被塑在天王殿彌勒佛之後,面對釋迦牟尼像,其形象為身穿古代武士服,手持金剛杵。據《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》載,唐代高僧道宣夢見一神,自稱:「弟子是韋將軍,諸天之子,主領鬼神。如來欲入涅槃,教弟子守護贍部(南瞻部洲)遺法。」

在我國一些寺院的山門兩側,還塑有兩尊守護佛法的神將,一位張口,一位閉口,習俗稱為「哼哈二將」。二人皆裸露上身,纏衣裳於腰部,於執金剛杵,容貌威猛。實則此二人也為佛教傳說中的金剛力士,職責為守護寺院大門。由於神話小說《封神演義》的流傳,民間遂根據二人張口、閉口的特點,附會為小說中描寫的「哼將」鄭倫和「哈將」陳奇了。

【五、念佛及南無阿彌陀佛】

念佛是佛教徒思念佛的形象和功德,或念誦佛名號的一種修行方法。據說一心念佛,可以不生情欲,有助於達到解脫或死後往生佛國。小乘佛教念佛專指思念釋迦牟尼佛,大乘佛教因認為有無數佛,故所念之佛也有許多。最盛行的念阿彌陀佛,如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

南無也是梵文的意譯,讀為「那謨」(namo),是致敬歸命,歸依禮敬的意思。佛教徒常用來加在佛、菩薩或經典名稱之前,表示對佛、法的尊敬與虔誠。阿彌陀佛簡稱彌陀佛,是大乘淨土宗的主要信仰物件。佛經上說,西方有個極樂淨土,所居眾生「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」,阿彌陀佛就是這片極樂世界的教主,能接引念佛之人往生該處。

【六、念珠、木魚、山門】

念珠,又叫佛珠或數珠,佛教徒在念佛誦經持咒時用它來計數和收攝心意。念珠質地有多種,佛教認為菩提子所做念珠功德最大,粒數也有多種,大都有其含意。

木魚是佛教法器之一。相傳佛教認為魚晝夜都不合眼,因此用木製成魚形,擊之以警戒僧眾晝夜思道。木魚有兩種:一為園狀,刻有魚鱗,誦經禮佛時叩之,以調音節,一為挺直魚形,吊於庫堂前,粥飯或集合僧眾時用之。

山門是寺廟的大門。因為寺廟的大門多是三門並立(中大旁小),故稱「三門殿」。又因寺廟多在山間,所以又稱「山門殿」。

【七、佛教的節日】

佛教有許多節,我國漢族地區佛教的重要節日有兩個:一是四月初八日的佛誕節,亦稱浴佛節。在這一天,寺院裏要舉行「浴佛法會」,僧眾們以香花燈燭茶果珍肴供養佛像,並用各種名香浸水泡洗釋迦牟尼誕生像,作為對釋迦牟尼佛誕生的紀念。

二是七月十五日的孟蘭盆節,另稱中元節,民間習俗稱為鬼節。「孟蘭盆」是梵文的意譯,意思是「救倒懸」。佛經傳說,釋迦牟尼的弟子目犍連看到死去的母親在地獄受苦,如處倒懸,便求佛救度。釋迦牟尼要他在七月十五備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眾,可使其母解脫。後來,在這一天寺院裏都舉行多種佛事活動,以超薦歷代祖先。除上述兩個節日外,在二月八日釋迦牟尼出家日,二月十五日釋迦牟尼涅槃日,臘月初八釋迦牟尼成道日,寺院中也要舉行紀念活動。

另外,與諸佛、菩薩有關的日子,寺院裏,也常舉行一些紀念活動,比較重要的如農曆七月三十為地藏菩薩生日,屆時九華山地藏道場將舉行盛大地藏會。二月十九、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日觀音菩薩的誕生、成道、出家的紀念日,普陀山觀音聖地將舉行重大慶祝活動。

【佛教節日表】

彌勒菩薩聖誕 - 正月初一日

釋迦牟尼佛出家 - 二月初八日

釋迦牟尼佛涅槃 - 二月十五日

觀音菩薩聖誕 - 二月十九日

普賢菩薩聖誕 - 二月二十一日

文殊菩薩聖誕 - 四月初四日

釋迦牟尼佛聖誕 - 四月初八日

韋馱菩薩聖誕 - 六月初三日

觀音菩薩成道 - 六月十九日

大勢至菩薩聖誕 - 七月十三日

龍樹菩薩聖誕 - 七月二十四日

藥師佛聖誕 - 九月三十日

阿彌陀佛聖誕 - 十一月十七日

釋迦牟尼佛成道 - 十二月初八

【觀音齋期表】

正月初八

二月初七日 - 二月初九日 - 二月十九日

三月初三日 - 三月初六日 - 三月十三日

四月二十二日

五月初三日 - 五月十七日

六月十六日 - 六月十八日 - 六月十九日 - 六月二十三日

七月十三日

八月十六日

九月十九日 - 九月二十三日

十月初二日

十一月十九日 - 十一月二十四日

十二月二十五日

【八、四大菩薩】

在佛教眾多菩薩當中,名聲最大的有四位:觀世音、文殊、普賢、地藏王。

觀世音是梵文的意譯,傳說唐代避李世民名諱,略去「世」字簡稱觀音。他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。佛教認為他大慈大悲,遇難眾生只要念誦他的名號,「菩薩即觀其音聲」,前往拯救解脫,故叫觀世音。據說觀音可以應機以種種化身救苦救難,所以有各種不同名稱和形象的觀音,如白衣觀音、送子觀音、魚籃觀音、水月觀音、幹手千眼觀音等。觀世音菩薩在印度原為男像,自傳入中國後,逐漸被漢化,大約從南北朝起,他的塑像也由男轉女,成為大受我國俗眾歡迎的女菩薩,以至千百年來,有「家家觀世音,戶戶阿彌陀」之稱,相傳其顯靈說法的道場在浙江省普陀山。

文殊,全稱文殊師利,是梵文的音譯,意思是「妙德」、「妙吉祥」等。在佛教寺院中,他常塑在釋迦牟尼佛的左邊,為釋迦牟尼的左脅侍,專司「智慧」,常與司「理」的右脅侍普賢並稱,又文殊菩薩的塑像常是頂結五窯,手持寶劍,表示智慧銳利,最大的特點是騎著一頭青獅,表示智慧威猛,相傳他顯靈說法的道場在山西五臺山。

普賢,是梵文的意譯,亦譯為「遍吉」。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右侍,專司「理」德。其職責是把佛門所倡導的「善」普及到一切地方。他的塑像最大的特點是騎著一頭白象。相傳普賢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在四川峨眉山,現峨眉山萬年寺有宋代銅鑄普賢騎白象的造像。

地藏,是梵文的意譯。佛經說這位菩薩「安忍不動猶如大地,靜慮深密猶如地藏」,所以得名。釋迦牟尼囑咐他,在釋迦寂滅,彌勒佛未生之前,救助六道眾生。他即發下誓願「眾生度盡,方證菩提,地獄未空,誓不成佛」。《宋高僧傳》載,他轉世為新羅(今朝鮮半島)王子,自幼出家,唐玄宗時來華入九華山,建寺收徒,年99歲圓寂,肉身不壞,以全身入塔。現九華山神光嶺有肉身殿,相傳即為地藏菩薩的成道處。

【九、東方三聖、西方三聖】

藥師佛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。這個位於東方的淨琉璃世界,是佛教理想中的「淨土」樂園。藥師佛曾立下十二大願,要使淨琉璃世界的一切居民、無病無災,豐衣足食,解脫苦厄。藥師佛除與釋迦佛、彌陀佛在大雄寶殿共同享用人間香火外,還有自己的「藥師殿」、「藥王殿」。(與中國道教的藥王廟是兩碼事),殿內正中為藥師佛,兩旁是他的左右脅侍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,合稱「藥師三尊」,又叫「東方三聖」。藥師佛的典型形象是左手持體,內盛甘露,右手持藥丸。

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。佛經上講,這裏無任何悲痛和苦惱,居民們可以盡情享受諸種快樂,所以叫「極樂」。阿彌陀佛又被稱作接引佛,他的左右脅侍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,合稱「阿彌陀三尊」,又叫「西方三聖」。三世佛:過去佛以迦葉佛為代表,本師釋迦牟尼為現在佛,彌勒為未來佛。

【十、落發、染衣和受戒】

俗人出家為僧,按佛門戒律規定,必須剃除鬚髮,換上袈裟,這就叫落發染衣,以示從此脫離塵俗和煩惱業障。更衣之後,再通過隆重儀式,接受佛教戒律,就叫受戒。因為佛教戒律有五戒、八戒、十戒、具足戒的區別,受戒的儀式也各不相同,有的僧人,在受戒時還要在頭上「燒痂」,佛家叫「爇(ruo)頂; 即在頭頂上點燃幾個塔形殘香頭,讓其燃燒至熄滅,以示「願以肉身作香,燃點敬佛」的誠心。燒痂後留下的疤點,俗稱之為「戒疤」。由於各人發心的不同,疤點的數量也不同。一般有一、二、三、六、九、十二幾種。十二點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「菩薩戒」,現已廢除此制。

【十一、彌勒菩薩】

彌勒也是與我國漢傳佛教地區甚有緣份的菩薩。據佛經上講,他本為釋迦牟尼佛祖的弟子,先於佛入滅,上升到彌勒淨土。釋迦牟尼預言他在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,當下生人間成佛。因此,他即是佛門三世佛中的未來佛,因為是未來之佛,故現在還是菩薩。他在我國產生重大影響的原因非止以上所載,尤其在我國五代時出了一位名叫「契此」的和尚。傳說這個契此和尚身材矮胖,肚子特大,常用竹杆挑著個大布袋東遊西蕩化緣。他逢人便笑,言語無常卻每多靈驗,因而名噪一時。他圓寂時說偈道「彌勒真彌勒,化身千百億,時時示時人,時人自不識」。於是,人們盡皆哄傳他就是彌勒佛的化身。後世,許多寺院裏照他的模樣塑造了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像。許多地區民間俗稱他為「笑頭兒和尚」,「大肚羅漢」,「大肚能容,容天下難容之事;笑口常開,笑世間可笑之人」這副對聯也不徑而走。當然,彌勒像和布袋和尚自有其不同之處。

【十二、天龍八部】

天龍八部,又叫「龍神八部」、「八部眾」,是佛教八大護法神,數量很多。具體如下:

一、天眾。「天」就是神。著名的護法二十諸天的大梵天、帝釋天、四大天王、韋馱、閻王等皆是。二十諸天常被供奉在大雄寶殿兩側,如杭洲的靈隱寺、北京大慧寺、大同華嚴寺、普陀山慧濟寺等。

二、龍眾。佛經上說,有無數龍王,專管興雲降雨。這與中國的龍王傳說十分相似。

三、夜叉。

四、乾闥婆。是香神,又是樂神,多達6000多位。他們在佛面前彈琴唱讚歌時,「三千世界皆為震動」。這是佛國的中央民族樂團。

五、迦樓羅。就是金翅鳥神,大得不得了,兩隻翅膀張開,就有 336萬里!他以蛇為食,可除掉世間各種毒蛇,益於眾生。中國的神魔小說中,把他說成是在佛爺頭上護法的大鵬金翅鳥。

六、緊那羅。歌神。與乾闥婆各有分工,乾閱婆專管演唱俗樂,是流行歌曲音樂家,緊那羅則專門演奏法樂,是專業音樂家。

七、阿修羅,本為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惡神。其容貌醜陋,佛教收為護法。

八、摩侯羅迦。是大蟒神,古印度是個多蛇並崇拜蛇的國家。大蟒神也被吸收為護法神。

以上八部分,以天眾和龍眾最為重要,故統稱「天龍八部」。

【十三、五趣】

趣,趨向之義。五趣指眾生由善惡業所感而應趣往之處所,故又稱五道,即地獄、餓鬼、畜生(傍生)、人、天五種,此中自天趣又別開阿修羅,故又總稱六道。大乘多說六趣,說一切有部則說五趣。相對於無漏淨土,悉以之為惡趣,總稱五惡趣或六惡趣,地獄、餓鬼、畜生三者為純惡所趣,故名為惡趣;人天為善惡雜業所趣,故亦名為惡趣。另從六趣本身,又將天、人、阿修羅稱為三善趣或三善道,將地獄、餓鬼、畜生稱為三惡趣或三惡道。

《因與果》—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

1、財富—今生幸福是何原因?(果)

過去的功德—因為你過去世有造善業。(因)

2、富有與貧窮—為何有些人很富裕而其他人卻非常窮?(果)

慈善—他們富裕是因為前世他們熱心於慈善事業。(因)

3、快樂—今世為何能擁有快樂及和諧的家庭生活?(果)

禮敬佛陀—因為你在過去,穿著整齊並以清淨的心禮敬佛陀。(因)

4.佛像—供養寺院內的佛像有什麼好處?(果)

功德—因此善行,你會得到長壽、財富、美貌和有智慧的孩子。(因)

5、旅游—你為何有舒適的交通工具供你奢侈的旅游?(果)

社會工作—這是因為你做了有益社會的工作,如:造橋修路。(因)

6、服裝—為何你能擁有許多美麗的服裝,而其他人連破頭巾都沒有(果)

供僧—因為你供養袈裟及其他必需品給僧人、隱士和其他有需要的人(因)。

7、美食—為何你能擁用富足的美食而其他人都挨餓?(果)

布施—因為你在前世布施食物給挨餓的人。(因)

8、貧窮—為何有些人今生要挨餓和沒有足夠的衣服穿?(果)

自私—因為他們不願意與不幸的人分享自己的財富和所擁有的。(因)

9、富裕之家—一個人為什麼出生在富裕之家,使他龍享盡榮華富貴?(果)

幫助—因為你在前世做慈善事業,並與他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。(因)

10、幸運—為何你的生活穩定、快樂、成功和幸運,有個兒女成群的幸福家庭?(果)

寺廟—因為你幫助建造學校和寺廟供人禮拜。(因)

11、俊俏—什麼秘訣使你今生長得美麗和英俊?(果)

鮮花—因為你以鮮花供佛,同時對他人沒有敵意和嗔恨心。(因)

12、智慧—為什麼你的今生比別人更聰明和有智慧?(果)

協助佛教—因為你協助僧侶、教士和學者弘揚佛法和推廣佛教道德觀。(因)

13、受歡迎—為何你能在朋友群中受歡迎,到處受人贊賞?(果)

愛心—因為你在過去世以愛心對待他人,而且對任何人都沒有傷害之心。(因)

14、夫妻—為何有些夫妻能過著幸福的生活,而有些卻整天爭吵?

過去世—因為這些幸福的夫妻在多次的過去世一起締造善業。

15、快樂兒童—為何有人能在父母長期照顧下快樂地成長?(果)

鳥類—因為他們在過去世年幼時照顧鳥類和其他動物的家庭。(因)

16、孤兒—為何有些孩子在年幼時像孤兒般的過著孤獨的生活?(果)

傷害—因為這些孩子在過去世獵取鳥類並使它們與父母分離。(因)

17、孩子—為何某些父母擁有多位孩子而有些人卻沒有?(果)

不仁慈—因為那些沒有孩子的父母在過去世不喜歡孩子和毀滅未出世的嬰兒。(因)

18、死亡—為何有些小孩子在幼年時就夭折?(果)

殺生取樂—因為他們在過去世以殺害鳥類和動物取樂。(因)

19、禿頭—為何有些人在年輕時就禿頭?(果) 

采摘羽毛—因為他們在過去世采摘那些弱小無助的鳥類的羽毛,使它們無法飛行。(因)

20、長壽—為何你的今生會長壽?(果)

籠中烏—因為你把籠中飼養的馬和動物放生並使它們重獲自由。(因)

21、意外—為何有那麼多人死於意外,如淹死、中毒、車禍等等?(果)

殺生—因為在過去世他們用種種方法殺害動物和人。(因)

22、燒死—為何有些人被活活燒死?(果)

燒烤—因為有些人燒烤和煎炒活生生的魚。(因)

23、配偶—為何有些人找不到配偶?(果)

虐待—因為他們在過去世沒有善待丈夫或妻子。(因)

24、寡婦—為什麼有些女人會成為年輕的寡婦?(果)

疏忽—因為她虐待丈夫和沒有好好的照顧他。(因)

25、童傭—為何有些小孩子成為童傭,把生命如奴隸一般的消磨掉?(果)

虐待—因為他們在過去世虐待傭人。(因)

26、視力—為何你在今生能擁有良好的視力?(果)

燈光—因為你為寺院及公共場所提供燈光驅散黑暗。(因)

27、盲目—為何有些人在今生會盲目?(果)

損傷—因為他們在過去世隱瞞事實,誤導他人及以錯誤的藥方損傷他人的眼睛。(因)

28、聾啞—為何有些人今生會聾啞?(果)

惡語—因為他們在過去世用惡語對待父。(因)

29、駝背—為何有些人今生像動物一樣的駝背?(果)

傷害—因為過去世他們使驢子、駱駝和水牛過度操勞而令它們受到傷害。(因)

30、環境—為何你今生能生活在清潔而不受污染的環境?(果)

潔淨—因為在過去世保護環境不便環境受污染。(因)

31、甜美的聲音—為何有人在今世能擁有甜美的聲音?(果)

愛語—因為在過去世他們避免使用惡語,講動聽的言語及用輕柔的聲音誦經。(因)

32、臭味—為可有些人會有口臭?(果)

不誠實—因為在過去世他們講惡語,說謊話放縱於搬弄是非和閒聊。(因)

33、殘缺—為何有些人今生肢體(手)殘缺?(果)

恐嚇—因為他們以手勢恐嚇父母、長輩和教士。(因)

34、跛腳—為何有些人今生會跛腳?(果)

踢打—因為他們用腳造惡業,如恐嚇和腳踢父母及長輩。(因)

35、畜生—為何有些人轉世為畜牲?(果)

行為—因為他們做人時的行為像畜牲。(因)

36、疾病—為何有些人今生經常生病?(果)

年邁的父母—因為他們沒有照顧生病及年邁的父母。(因)

37、健康—為何有些人能擁有健康的身體?(果)

敬愛父母—因為過去世他們照顧生病及年邁的父母。(因)

38、監獄—為何有些人沒犯法卻被送進監獄裡?(果)

假證供—因為過去世他們提供假證供冤枉他人,使他們陷入困境。(因)

39、餓死—為何在這食物充足的世界還有人會被餓死?(果)

不奉養父母—因為在過去世他們雖富有可是卻不願奉養及照顧年邁的父母。(因)

回向偈

願以此功德,莊嚴佛淨土,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塗苦;

若有見聞者,悉發菩提心,盡此一報身,同證無上道。

2016年7月27日 | 發布:mountain | 分類:生活札記 | 評論:0